這本書,這個意識,很難說清楚,形而上的抽象,卻是萬物的本源,我還真不知道從何開始,卻非常非常喜歡這一本唯識。
我還為此,看了聖嚴法師的【探索識界-八識規矩頌講記】書籍,上了常林法師的【實踐唯識學】課程、聽了寬謙法師的【唯識學】視頻,好笑的是塞了那麼多唯識的知識,還是有點清楚又不是很清楚,甚至說不太出來。
楊博士說:「從頭腦而來的限制,最多還是一種表面上的阻礙。透過這本書,我希望能打破任何限制,讓你可以透過每一句話、每一個念頭、每一個感受,整合你更深層面的領悟。這樣,才足以消除你全部的矛盾。然而,我的目的倒不是為了闡述一套完整的唯識科學。畢竟,這個主題是這本書有限的篇幅怎麼講也講不完的。反過來,我最多是希望開個頭,啟發你的興趣,讓你親自去衡量、去領悟。」
當我看到這段話,才放心的介紹這本書,並將我的學習資料給大家參考,讓"意識"的內涵更加的完整而令人可以理解。
楊定一博士在本書提出「唯識」的觀念,而從意識的科學來著手,意識譜的廣度,不光是我們用頭腦想像不來,也沒辦法用語言表達。畢竟,我們表達得出來的所有觀念,沒有一個不是還在局限的相對範圍裡。
書中,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居然是作者的自序。真誠而開放的說明為何要談這個主題,最重要的是,揚博士不是依循傳統從一個局限的角度,去理解無限的整體,而是採用了顛倒的方法,從你我每一個人都有的聰明的源頭、最根本的主體來著手。
畢竟意識這個主題,其實沒有客觀的根據可以引用。雖然楊博士可以引用的任何根據或佐證,卻還是落在客觀現實的範圍。然而,從個人的體會來說,任何可以觀察到、可以表達的客觀現實,都還是從主觀的意識延伸出來的。再進一步,這個世界、一切、包括物質,都是從無限大的意識延伸出來。
所以,從客觀的現實出發,去探討無限的意識,這本身完全違反最根本的定律,而是不可能成功的。你只要想用一個客觀、有根據的方法來面對意識,也自然會發現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。畢竟,針對這無限大的意識、永恆的整體,又有什麼東西可以稱為根據?
是這樣,楊博士才會把科學家熟悉的這種方法暫時擺到一旁,而選擇分享作者個人最直接的體驗。也許會有那麼一天,未來的人的聰明可以達到一個地步,而真正為意識建立一個完整的科學基礎。而且,他很有把握,這樣的基礎絕對離不開這本書所談的觀念。畢竟,科學離不開經驗,而一套理論首先要符合實務上的經驗和體驗,才能站得住腳。
這個部分的說明,也在 世界級的大師肯恩‧威爾伯(Ken Wilber) 成名作【意識光譜】中看得到,只是從另一個角度呈現意識。 他將人類意識本質比喻成彩虹光譜,從陰影到自我,再上升至心智與靈魂,最終證入不二境界的靈性之圓滿。
我發現我被自己的廣大所弄混甚至無所適從,就此停筆打住。這個推薦好書的唯一貢獻大概就是先將意識的相關資料做一個收集,假以時日,屬於我的意識脈絡就會漸漸地出現,
參考資料:
唯識:新的意識科學,書籍介紹: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60133
唯識:新的意識科學,影片介紹: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aXe71NabX89nAWlNpcJ6bZpTBiEA4iwN
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【 探索識界- 八識規矩頌講記】, https://ddc.shengyen.org/?doc=07-06-001&tree_id=j1_3312
【佛法實踐學系列】轉化心主張——實踐唯識學 (講師 : 常林法師),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5UAW47GPT34ila3V4bDRGePTrLfcN6Cz
【唯識三十頌】_寬謙法師,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eFr4Nmt1_LKbexWmJMBd5uayc6g3broO
意識光譜,書籍介紹:https://www.wunanbooks.com.tw/product.php?isbn=97898695311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