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好書推薦~中陰解脫門:生死之旅一定要記得的6件事,藏傳佛教,

在人生道路上,我們常常會遇到我稱為保全三問的提問:你是誰?你從哪裡來?你要往哪裡去?

你的答案是什麼呢?相信在這世界上充滿了各種參考的答案,而此次推薦的書籍就是針對藏傳佛教的生死觀角度而做的解答。藏傳佛教中充滿了轉世輪迴的概念,包含本書作者措尼仁波切也是如此經歷。

作者自幼便被第十六世噶瑪巴法王認證為第三世措尼仁波切的轉世,雖然仁波切出身偉大的證悟家族,但他走了一條很不一樣的道路,他成家、成為丈夫、成為父親,所以他不只瞭解如何開啟自心本性的寶藏,也親身體驗在家生活的挑戰和困境。

1991年仁波切開始全球弘法,除了教導根植於清淨無誤的佛法,也分享他生活中的挫敗和從挫敗中醒來的故事,以淺顯易懂的比喻,整合心理學、科學實證等方式,將深刻的洞見娓娓道來,讓人更容易理解密宗所展現的神祕傳承和修持次第。

好書推薦~中陰解脫門:生死之旅一定要記得的6件事,藏傳佛教,

中陰是什麼?中陰的意思是中間,就是「兩端中間的過程」,世間人以為有個「開始」、有個「結束」,就以為「中間的過程」是真實存在的,但其實「中陰」的過程,並不真實存在,就像夢、像彩虹、像水中月一樣,雖有顯現但不真實存在。

中陰從時間來看,可長可短;從事件來看,可大可小;由於無常,每一個剛剛過去的狀態與還沒發生的未來之間,都可以是一個間隙,這個「間隙」就是我們修持中陰的基礎。

生死之旅的六件事,就是藏傳佛教創始者蓮花生大士所教導的中陰聞即解脫根本頌,共有「六中陰」,包括生前的三種中陰:生處中陰、夢中陰、禪定中陰,以及與死亡直接相關的臨終中陰、法性中陰、投生中陰。

如同《西藏度亡經》中云:「中陰法者,總有六相:一者處胎,二者睡夢,三者禪定止,四者報盡命終,五者命終入法界觀,六者又複轉生」。

好書推薦~中陰解脫門:生死之旅一定要記得的6件事,藏傳佛教,

這本書一開始講到生,從各種不同的開始、停留與結束來看,一生之中有無數的中陰,在所有的中陰當中,最重要的就是「禪定中陰」,如果我們對禪定中陰一點經驗都沒有的話,就好像你有一個藏寶箱,卻沒有鑰匙,只能空手而返。

措尼仁波切一開始便教導我們確認此生的目標,讓我們的身心不再拉扯,接著引導我們找到念頭與情緒的主宰者,認識心的作用,然後以「見」培養「修」,以「修」握住「見」,讓我們超越輪迴的習氣,融入圓滿的覺性大海。

好書推薦~中陰解脫門:生死之旅一定要記得的6件事,藏傳佛教,

講到死,仁波切要我們能在當中與其共舞,如何做到呢?一方面要瞭解它外在的顯現,另一方面要瞭解它內在的機制,以佛教的說法,就是它是如何顯現,以及它真正的狀態,我們要瞭解這兩者當中是相連的。

當我們找到它們相連的那一刻,就處在空間中,那空間即是佛性的一部分:子光明,母光明則是全然的佛性,在這空間當中,我們與母光明連結,便能在法身中解脫,那是修行人最終的期望。

好書推薦~中陰解脫門:生死之旅一定要記得的6件事,藏傳佛教,

這本書的架構完整,只有三個部分,為了能夠深入瞭解中陰,需要知道的三件事:第一,迷亂是怎麼樣產生的,迷亂的現象是什麼樣子;第二,解脫的情況是什麼樣子;第三,在迷亂的當下,怎麼去認出那個不迷惑的心?

目錄介紹非常清楚,第一部生:這一生,了悟自心才是旅程的終點;第二部住:現在,先破解中陰運作的原理;第三部滅:當死亡來臨,緊要關頭這麼修。

看書不難,難的是知道後要如何用這一生來修持,六種中陰,似乎也回答了我一開始好奇的保全三問。

 

參考資料:

中陰解脫門:生死之旅一定要記得的6件事,網址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736245

措尼仁波切中文官網:www.pundarika.tw

何謂中陰, https://medium.com/@SeekWisdom/%E4%BD%95%E8%AC%82%E4%B8%AD%E9%99%B0-c04f2ed39a4d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妍安教練 的頭像
    妍安教練

    陳妍安的讀書心

    妍安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